9月24日,安徽阜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田,等待收获的大豆和玉米。受访者供图
9月23日,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和玉米即将丰收。受访者供图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一块试验田里,苏瑞光第一次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连续数月,他和同事终日泡在农田里,选种子、测试种植、改装农机……“从目前的测产情况来看,玉米亩产预计能够达到1100斤左右,大豆亩产预计在300斤左右。”
2022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大豆扩种任务,全国范围内,尤其是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掀起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热潮。从种植户到像苏瑞光这样的农业科研人员开始摸索实现大豆玉米“一季双收”。预计9月底开始,全国大豆陆续进入大规模收获期,连日来各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收的消息已经陆续传来,大豆丰收在望。
田间,玉米不减产大豆要增收
黑色的鞋子裹着泥,裤腿儿上附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的苏瑞光毕业后一直从事老本行,对身上的泥土味儿已经习以为常。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确保2022年大豆和油料播种面积扩大2200万亩以上,要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苏瑞光所在的先正达集团开始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苏瑞光成为中化现代农业临颍技术服务中心MAP农场的负责人。
“尝试复合种植的前提是在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增收一季大豆。”苏瑞光说,一块地三分之一种植玉米,三分之二种植大豆,玉米的播种面积小了,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的行距和株距、精准的全程技术方案才能保证产量。
起初,附近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农机,从外地调运农机又会耗费较长的时间,苏瑞光和同事尝试回归传统的人工种植。
复合种植对大豆、玉米的品种有着特定的要求。大豆品种需要耐阴性好、抗倒伏,玉米得选择紧凑型、耐密植的品种。苏瑞光和同事经过分析、试验,最终选定了三个品种玉米,尝试和五六个品种的大豆进行复合种植。
“每种大豆、玉米的袋子上会标注指导种植密度,但并不直接适用于复合种植,我们需要重新进行测算。”
抢播期,一种类型的试验得在一天之内抢播完成,苏瑞光和同事每天都泡在地里。
再过不久,试验田里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就要收割了。从目前的长势和测产结果来看,玉米亩产预计能达到1100斤左右,大豆亩产预计在300斤左右。对于如此成绩,苏瑞光坦言是很惊喜的,“总算没白忙活。”
试验田所在的漯河市不少种植大户、合作社也在尝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依据《漯河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安排漯河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任务3.7万亩。
突破,种植户“跨行”改装农机
今年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规模推广的第一年,苏瑞光在试验田里遇到的挑战,农户和农场主也同样遇到了。
郝英冉是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人,有着多年的大豆种植经验。今年国家倡导扩种大豆,大豆市场行情也比较乐观,郝英冉响应号召,比往年多种了一百多亩地的大豆,大豆种植面积从原来的三百多亩增加到四百多亩。身边不少农户都尝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郝英冉时常到邻近的农户那里去取经。“有的农户家大豆长得还行,但是玉米减产了,有的大豆和玉米长势都不太理想。对于老庄稼人来说都不是难事,把两种放在一起种,可能还得再多学学、多试试。”
对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着多年大豆种植经验的李海兵觉得田间管理不是最难的,没有合适的农机才是症结。海伦市是传统的大豆生产地,被称为“大豆之乡”,李海兵在这块土地上出生、成长,田里的大豆,是他从儿时起就一直伴随的记忆。当地500多万亩的耕地,常年有一半以上种植大豆。今年也有不少种植大户增加大豆种植面积,但李海兵和身边一些农户还在观望。“我们的种植面积比较大,需要比较成熟的专门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农机。”
为了解决农机难题,苏瑞光也曾和同事一起“跨行”改装过农机。他和同事尝试将既有的大豆和玉米播种机进行改装,让两台机械配合作业。“换了很多种播种盘,下了不少工夫,反复试验后,才保证了预期的播种密度。”
破题,多地试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中国栽培大豆的历史接近5000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决心提升大豆产量。不过,靠单作难以满足需求。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把玉米和大豆复合套作技术作为提升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大豆玉米带状种植技术已经推广多年,但显然,传统的复合种植技术不再适用于当下大规模种植的生产方式。”苏瑞光的同事,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粮作事业部大豆技术负责人韩思宁说,为了落地差异化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公司今年不仅在河南,也在辽宁、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宁夏、四川地区设立了十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试验种植面积近千亩。“每个省、市、县,甚至村镇的土壤、气候等都有差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管理技术同样需要差异化。”试验过后,他们计划按照农业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各地实际试验种植情况,为各地“量身定制”一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案。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系教授孙连军表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起源于间套作种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间套作广泛应用。今年全国多地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间套作的科学发展,旨在玉米不减产的同时,多收一季豆。“目前,大豆玉米品种、种植方式等均已发生了变化。在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的基础上,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等同样需要依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特点同步更新,打出‘组合拳’,这样才能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更广泛、持久地落地,加速实现大豆扩种增收。”
丰收,大豆玉米共长成
9月底,全国各地将迎来大豆大规模收获期。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广西等地也陆续传来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丰收成定局的喜讯。
记者梳理发现,针对今年首次大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政策层面也在积极破题,相继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技术指导意见。2022年6月,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会同全国农技中心,针对黄淮海地区麦茬播种的实际,研究提出一份《2022年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针对农户担心的农机问题,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专门制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为加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针对部分地区机收经验不足、损失预期偏高等问题给出方案。
苏瑞光说,从今年6月在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农机,短短3个月,目前,市场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农机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
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显示,2022年,我国预计播种大豆1.47亿亩,比去年增加2100万亩。农业农村部去年发布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力争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推动提升大豆自给率”。
全国大豆扩种的答卷即将揭晓,丰收在望。
丰收档案
丰收地点:河南省漯河市
丰收年景:2022年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安排漯河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3.7万亩,玉米亩产预计能够达到1100斤左右,大豆亩产预计在300斤左右
丰收数据:2022年漯河市秋作物播种总面积281.86万亩,比去年增加0.46万亩,夏粮总产113.73万吨,秋粮丰收已成定局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