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着实好,但具体好在哪儿?能给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动力?
近日,中国税务学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评估报告》,通过深入调查分析给出了专业解答。
《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实施的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累计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39%;各类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普遍较高,特别是有效降低了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有力拉动了消费、投资、就业增长。
普惠!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5891748", container: "_i630znox87b", async: true });[img]//cpro.baidustatic.com/cpro/ui/cm.js" async="async" defer="defer" >
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受益明显
《评估报告》指出,通过对覆盖各个行业、各种类型样本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减税降费有获得感的企业占比达 97.5%。绝大部分企业从中受益,达到了普遍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政策目标,具有显著的普惠性特征。
《评估报告》显示,减税降费对改善企业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调查的样本企业中,66%的企业增加了营业收入,79.6%的企业增加了利润,41.8%的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主要用于增加研发投入。
在各类样本企业中,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对减税降费的获得感较强,在促进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等方面的效应也好于其他类型企业。其中,制造业及其相关的批发业减税占全部减税额的46.9%;小规模纳税人和小型微利企业认为大规模减税降费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非常积极影响的比例最高,说明小微企业是减税降费受益最大的市场主体。
撬动!
有效增加消费投资和就业
《评估报告》指出,通过采集随机抽样的企业纳税申报数据,分别对下调增值税税率、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免征额和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效应进行测算显示,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拉动当期GDP增长0.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8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8个百分点。
《评估报告》显示,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3308亿元,占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量的10.8%;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 3026亿元,占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量的10.7%。
《评估报告》指出,减税降费带动就业增加376万人,有50.2%的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用于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员工工资。
其中带动就业岗位增加最多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达到106万人;其次是制造业,为93万人;建筑业位列第三,为54万人。对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就业的带动均超过10万人。
高效!
多措并举让红利应享尽享
《评估报告》显示,各级税务机关把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作为政治任务,采取实打实、硬碰硬的措施,全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一是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税务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宣传减税降费政策,纳税人缴费人在办税服务厅、税务网站、纳税咨询服务平台、纳税人学堂等都能得到政策咨询或培训,确保纳税人缴费人应知尽知。
二是服务效率不断提升。税务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方便纳税人缴费人享受减税降费政策,大力简化办税缴费手续,大部分办税缴费事项做到了“最多跑一次”。
三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税务部门特别重视企业在享受政策中遇到的问题,认真为企业解答疑问,并且在办税场所设立咨询服务岗,专门受理解决中小微企业涉税诉求。
信心!
巩固成效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评估报告》认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要在巩固拓展好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成效的同时,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处理好减税降费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的关系。《评估报告》指出,要注重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在系统梳理、优化和规范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对一些政策效应显著的临时性、过渡性措施,尽可能转化为长期性的制度安排,以更好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其次,着力推进减税降费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评估报告》指出,税收仅是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增强活力,还必须综合施策,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改善企业预期,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高度重视缓解财政收支矛盾问题。《评估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今年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面临的财政压力更大,尤其是基层财政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建议国家在采取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等措施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积极采取各种开源节流的措施,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促进经济与财政可持续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记者:董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