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梅花奖”得主刘莉沙:让传统戏曲上“云”圈粉
中新社石家庄5月15日电 题:“梅花奖”得主刘莉沙:让传统戏曲上“云”圈粉
作者 李晓伟
“经历了这次疫情,让我们更坚定了传统戏曲应该跟互联网相结合,线上线下并重。”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刘莉沙如是说。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刘莉沙现任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进入梆子剧团近40年来,从传统戏曲里的李慧娘、杜十娘、嫦娥,到河北梆子现代戏中的九香、吕玉兰、百合,刘莉沙塑造了一个个经典人物形象,成为深受广大戏迷喜爱的梆子名家。2018年,她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相较于舞台上的“老练”,刘莉沙称自己还是个“新人委员”。三年来,她越发感觉肩上的任务重了,“我不再仅仅是一名演员,而是一名背负着责任的政协委员”。
2018年首次来到全国两会,她的提案聚焦基层剧团发展困境和戏曲人才流失问题;2019年,她关注文化和旅游融合,包括与传统戏曲的融合。今年,她的提案关注面将扩展到永定河生态保护,传统戏曲保护和发展,以及民间传统中医药的传承问题。她说,这些都是在剧团每年180多场下基层演出的过程中发现的切实问题和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 >“在城里居住的艺术工作者要俯下身子扎根基层,才能够提炼出高水平的提案。”刘莉沙说,正是剧团每年180多场送戏下乡,让她了解到民众对文化的渴望和对戏曲的热爱,也了解到了民众所思所想所盼。
今年春节,原本是戏曲演出和下乡演出的高峰期,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梆子剧团的所有演出都搁置了。“过年期间听不到戏,感觉年很乏味。”不少戏迷朋友打电话给刘莉沙倾诉。如何应对疫情对戏曲行业的影响,引发了她的思考。
为在疫情之下有所作为,自2月22日以来,梆子剧团开始在自家微信公众号下开辟“宅家看大戏”栏目,分期分批把经典曲目推到平台上,满足民众在家欣赏戏曲的需求。截至目前该栏目已推出了70多期。
同时,梆子剧团还利用快手等网络平台,鼓励剧团里的梆子名家上传经典戏曲唱段。有些名家还开通了网络直播,与戏迷票友在线互动、在线指导,满足戏迷爱好者的同时,又普及了戏曲知识。
“效果出乎意料。”刘莉沙笑着说,相较于舞台演出,网络受众面更广,不仅是过去的戏迷票友,好多年轻大学生也很喜欢,“一场直播下来就圈粉两三万”。
中新社记者 翟羽佳 摄" >经历这次抗击疫情,也见识了互联网蓬勃的力量,刘莉沙对河北梆子这个地方剧种的发展有了新思路。她说,民众对传统文化还是非常热爱和渴望的,她对河北梆子的发展充满信心。未来,梆子剧团将登上“云剧场”,戏迷可以更多地在网上看到梆子名家的直播。“这样的话不光是河北观众,全国观众甚至广大海外华侨华人都能欣赏到”。
同时,她还希望河北梆子能得到多种形式的发展。她说,传统戏曲有很好的素材,但近年来看不到几出好的戏曲影视剧,特别是地方戏。希望未来能更多地把梆子戏制作成影视剧,走上院线,服务更多民众。
“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刘莉沙说,如何平稳渡过疫情、推动戏曲的发展,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她坚信应该积极探索传统戏曲如何借力互联网传播,推广戏曲艺术,“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完)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5981866", container: "_kaqw1o7bid", async: tr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