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等翰林书法作品亮相沈阳 尽展清代书法魅力
中新网沈阳10月8日电 (韩宏)“浓墨宰相”刘墉、关东才子王尔烈等清代翰林的书风,对当时的清代书坛影响巨大。10月8日,正在沈阳故宫举办的“馆藏清代翰林书法展”上,41件翰林书法作品齐齐亮相。
沈阳故宫所藏的翰林书法作品数量众多,基本上涵盖了清代书坛各个时期的流转变化,也包含了帖学和碑学著名书家的精品及代表作品。通过研究这些翰林书家的作品,可以清晰看到清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脉络,也为探求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清王文治行书轴。沈阳故宫供图据介绍,清代翰林书风之所以对清代书坛影响大,一方面是翰林们身居科举顶层,在“学而优则仕”的科举选拔人才时代是对整个士人阶层的引领。另一方面,鉴于翰林院的特殊地位和翰林与帝王特殊的关系,使得翰林们在领会帝王审美倾向上具有其他士人阶层无可比拟的优势。
当天,在沈阳故宫师善斋展厅,“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王文治的书法作品引来观众驻足围观。
沈阳故宫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刘墉的书法在中华书坛上绝对算得上是一朵不折不扣的奇葩。墨色浓重,笔画丰圆,犹如珠圆玉润的唐朝美女。喜欢的人赞他的字是“厚味深藏,雍容华贵”。
相对刘墉而言,“淡墨探花”王文治在历史上知名度较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书法功力不好。据介绍,他少年成名,二十岁左右便已经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了。王文治喜欢用长锋羊毫蘸青黑色淡墨写字,其书法结体匀净,萧疏秀美,有一种清雅的韵致。
冠绝乾、嘉时代的关东才子王尔烈,其书法文章也在现场展出,文势跌宕,纵横开阖,字字如珠似玉,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得其雄厚雅健的结构与风骨,继学王右军,取其神韵流畅之美,加之笔法透彻,大气磅礴,有芙蓉出水祥云捧日之妙。
据悉,此次书法展将持续至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