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2月10日电 题:“跑完这趟车,就是农历新年了”
新华社记者陈弘毅、王妍
“哐当”一声,8日傍晚,K46次列车载着951名旅客,从福州站缓缓启动,向北京进发。
“这趟车从上世纪80年代就被当时的铁道部授予‘红旗列车’,几十年来,不论春运期间多么拥挤,这趟车的服务一直保持‘温度’。”41岁的福州客运段列车乘务长陈光说,从车厢地板多久打扫一次,到列车车厢在夜里乘客入睡后要保持在什么温度,乘务组都有明确规定,一切都是为了让乘客的旅途更加舒心。
K46次列车共15节车厢,配备16名乘务员。他们分为两班,每个班次工作8小时。列车开车后,他们就忙碌开了:核对上车人数、巡逻车厢、照顾重点旅客……
工作终于暂告一段落,陈光看了一眼桌上的日历,说:“跑完这趟车,就是农历新年了。”
“按照福州客运段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我们出乘时要求乘务组在列车发车前四五个小时就要上车做准备。出发后,列车第三天早晨到北京,乘务组稍作休整后,马上迎接新一波旅客折返,第四天夜里9时50分回到福州。等到和下一个班组交接完毕,已经是第五天凌晨了。回家休息3天后,又要出乘。这样一个循环就是8天。”陈光说。
“一年365天,按照8天一个循环,就是46个循环。”乘务员曾丽君笑着说,“在这趟列车上呆久了,你问我今天周几,我答不上来。我们的‘一周’是8天。”
K46次列车曾是福建唯一的进京列车。“以前,这趟列车几乎一年到头都是‘春运’,返乡农民工、学生、探亲……客流叠加在一起,硬座车厢超员80%是常事。”另一位乘务长郑信强说。
“虽然已经进入高铁时代,但我更喜欢在普速车上工作。”郑信强笑着说,“高铁上,乘客基本是一上车就掏出手机,很少互相交流。普速车就不一样了,硬座车厢里,大伙儿面对面,车开得又慢,一来二去就聊起来,打打牌,说说天南地北的事,欢声笑语,气氛好得很。有的老乘客宁愿不坐高铁,也要坐这趟车,他们说‘还是这里有人情味’!”